宜都融媒訊(記者 熊婷婷 謝賢)為進一步推動清廉建設向最小顆粒度細化深化,我市不斷探索清廉村居建設方式,明晰清廉責任、健全清廉載體、厚植廉潔文化,持續激活村居“清廉細胞”。
近日,在枝城鎮龍王臺村廣場邊,不少村民站在村務公開欄前,拿起手機,掃碼查看村財務公開狀況。
龍王臺村二組村民王友春說:“現在只要輕輕一掃,隨時隨地就能看到村里的錢,收入多少、支出多少、錢用在哪兒,一目了然!”
龍王臺村堅持以村務公開為抓手,推動村級事務全面透明,村民積極參與決策、主動監督,村集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也大大提升,村風清正、干部清廉已然成為村居新風尚。
“我們積極探索村務公開新模式,利用微信群、‘碼’上公開等方式,將村級小微權力清單、‘三重一大’事項等各類村務‘全景式’公開,主動接受群眾監督,讓‘清廉’看得見?!敝Τ擎傹埻跖_村黨總支書記江傳恒認真地說道。
“兼得廣廈千萬間,吉人逢水心甘甜。咱今口啞用筆寫,二人到津水不見……”這一生趣盎然的謎語的謎底,正是“廉潔自律”四個字。
廉潔文化建設是清廉建設的綱和魂,高壩洲鎮青林寺村因地制宜,挖掘青林寺謎語“非遺”文化中的清廉元素,編印《謎語說廉詞》,打造“清風古鎮”“清廉謎語”“清醇民風”文化品牌,營造人人學廉、時時倡廉、處處見廉的濃厚氛圍。
“我們平時有時間就把孫子、村里的小孩子們都帶到鐘樓來轉一轉,猜一猜謎語?!笨吹叫『⒆觽兌己芨信d趣,同時還強化了廉潔建設,高壩洲鎮青林寺村三組村民廖本全高興地說:“所以說我們這些小朋友就愛學習,樂在其中!”
我市不斷將廉潔文化滲透到清廉村居建設過程中,通過開展一次家風主題宣傳、打造一面廉政文藝墻等活動,打造群眾身邊的廉潔“風景線”。同時,充分挖掘紅色資源內涵,以胡敵紀念館為中心,打造“一館”“一人”“一路”“一園”“一課”的“紅廉清風”清廉示范帶,以景說廉,寓教于游,形成具有宜都特色的“清廉”文化名片。
清廉村居只是清廉宜都建設的一個縮影。今年以來,我市始終以“清風正氣、廉潤宜都”品牌創建為抓手,通過主線牽動、示范帶動、融合聯動、機制推動,一體推進清廉文化、機關、企業、校園、醫院、村居、家庭建設,培育一批“可看可學可復制可推廣”的示范點,努力讓清廉宜都的特色更亮、影響更廣、成效更好。
市紀委副書記、市監委副主任黃天舒介紹說:“我們將結合黨風廉政建設宣教月活動,繼續深入推進清廉載體建設,選優做強清廉示范點,推動清廉建設與‘筑堡工程’、政治監督常態化具體化等重點工作深度融合,將清廉元素融入基礎設施、文明素質、社會治理等各個環節,更好賦能宜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?!?/p>
(責編:李虹 李忠益 審核:劉娟 黃金波)
版權與免責聲明:①凡本平臺注明"宜都融媒訊"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屬宜都融媒所有,未經授權嚴禁轉載、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
②凡本平臺來源注明"XXX(非宜都融媒)"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
③如若投稿,或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平臺聯系的,請發送至郵箱:yiduweb@126.com